智能陪伴機械人:與機構攜手,解決長者生活困難 / 本地 / By Intelligent Design Technology Limited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長者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社會不但需要協助長者解決生活中所需,更需要協助分擔撫養責任。在2019年的人口普查中,每3.3名工作人口就需要撫養1位退休長者,預計在2031年更是每2名工作人口就需要撫養1位退休長者。撫養責任無疑加重了社會各個照顧者的負擔,包括長者的親屬、院舍職員,甚至醫療人員。 根據家庭福利會發佈有關<護老者需要>的問卷調查報告,超過 7 成護老者偏向同意因為照顧家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個人需要。這種情況使得護老者忽視自身的身心健康,導致他們面臨潛在的健康風險。根據簡易情緒健康篩查,有 12.34%的受訪護老者可能有明顯抑鬱徵狀,以及有 15.29%的受訪護老者可能有明顯焦慮徵狀,對於自身和長者的生活品質和家庭和諧都造成負面影響。 在這個人工智能發達的時代,智能陪伴機械人成為了這些照顧者的「小幫手」,為他們提供了支持和幫助。透過與不同機構合作,使智能陪伴機械人的用途變得更廣泛。除了解決長者的生活難題,我們同時希望為這些照顧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務,建立更加關愛的社區。 在醫療方面:在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過程中,智能陪伴機械人將成為長者的「健康守護者」,帶領長者走上康復之路。輕度的有氧運動、柔軟性訓練和平衡練習有助增強肌肉和骨骼力量,提高心肺功能。通過定期的健康體操,長者可以保持身體的活力和靈活性,減低跌倒和受傷的風險。智能陪伴機械人可以代替職員帶領長者每天進行健康活力操或康復操,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 在院舍方面:智能陪伴機械人能夠給長者帶來心靈療癒,減輕他們的孤獨感。許多院舍都有引進不同類型的機械人作為日常工具,以減輕院舍職員的壓力。而智能陪伴機械人搭載自家開發的軟件,針對院舍提供給類型的協助,例如:與長者互動對話、新聞小說陪讀、接待問候等等的功能。者不僅減輕長者在院舍的孤獨感,更可以為院舍職員分擔工作量。 在家庭方面:智能陪伴機械人變身為長者的開心果,幫助他們消磨時間。智能陪伴機械人具備各種娛樂功能,包括音樂點播、小說陪讀、視像通話等等,長者可以透過與智能陪伴機械人互動,讓他們感到愉悅和滿足,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更能減輕家中照顧者的壓力。 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陳嘉慧. (2022, September 25). 人口老化|統計處料2037港逾三成人口是長者 每1.7打工仔養1長者.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E7%A0%94%E6%95%B8%E6%89%80/804717/%E4%BA%BA%E5%8F%A3%E8%80%81%E5%8C%96-%E7%B5%B1%E8%A8%88%E8%99%95%E6%96%992037%E6%B8%AF%E9%80%BE%E4%B8%89%E6%88%90%E4%BA%BA%E5%8F%A3%E6%98%AF%E9%95%B7%E8%80%85-%E6%AF%8F1-7%E6%89%93%E5%B7%A5%E4%BB%94%E9%A4%8A1%E9%95%B7%E8%80%85Hong Kong Family Welfare Society. (n.d.). <護老者需要>問卷調查報告. 行政摘要. https://www.hkfws.org.hk/assets/files/elderly-carer-support/_executive-summary_21102022.pdf